古陶瓷的现代科技鉴定方法 苗建民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对于古陶瓷的真伪鉴定,传统经验鉴定方法孤军作战的局面正在改变。当人们要鉴定一件古陶瓷真伪时,想到的鉴定方法除了传统鉴定方法以外,可能还会想到碳14测年方法、热释光测年方法、中子活化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以及其他一些方法。在众多方法面前,哪种最为有效呢?
首先要说明,大多数古陶瓷的含碳量不能满足碳14年代测定的要求。因此,一般来说该方法不能用于古陶瓷的真伪鉴定。 鉴定方法尽管很多,但根据鉴定原理却可将这些方法分为两类:其一为直接测年的鉴定方法,目前一般采用的热释光年代测定技术;其二是相对比较鉴定方法。即除了热释光方法以外,其他的方法都是通过真品与待判定器物之间的特征比较进行真伪鉴定。比较的因素不同,采用的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手段就不同。比较鉴定方法的共同点是,首先要对已知产地、有确切年代的标准器物进行研究,找出规律和特征,以此作为比较鉴定的标准。在比较鉴定方法中,比较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器物的外观特征、化学元素组成和物理特征。外观比较,即传统的经验鉴定方法。该方法进行比较的特征都是仅凭视觉或借助放大镜可观察到的。如器物的造型、纹饰、年款、胎釉的质地以及气泡等特征。要对器物的化学元素组成进行比较,则要选择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或是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分析等仪器分析方法对瓷器的胎釉中的常量元素、微痕量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物理特征的比较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荧光衍射仪、X射线探伤仪、高倍显微镜等仪器分析手段对器物的晶体结构、气相结构、玻璃体、硬度以及烧制工艺等因素进行测量和比较。 在上述介绍的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可靠,要视具体情况来定。一般来说,传统鉴定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仍发挥着最主要的作用。需要科技手段参与的一般是那些达到了鱼目混珠、以假乱真程度的现代古陶瓷赝品。对于这类古陶瓷赝品,若是陶器,热释光测年方法是一种成熟有效的鉴定方法,少量的取样对于陶器往往是可以接受的。瓷器的鉴定则要复杂得多,目前已有一些成功鉴定的事例,但由于热释光测量是取样分析,尽管量少,但在一定的程度上,仍有损于瓷器的完美性。另一方面,有些瓷器热释光规律性很差,无法进行测定。
在用比较鉴定法鉴别瓷器的真伪时,比较的因素越多,可靠性越高。古陶瓷鉴定专家对一件瓷器的真伪难下定论时,往往是肉眼可观察比较的特征无任何差异、无任何破绽。此时科技方法的参与,可使那些凭视觉无法观察到的元素组成、物理特征也成了比较的因素。
一般来说,在比较时若发现待判定物与标准器物存在一种重要的明显不同时,就可将该物定为赝品。但某种单一比较即便完全一致,却仍难以认定其为真品。这就需要对器物的外观特征、元素组成特征和物理特征一同直行比较。其中元素组成特征和物理特征的比较往往是多元数理统计、计算机等技术的综合运用。 在上述介绍的这些方法中,每一种方法都有其有效性的一面,同时有其局限性的一面。
就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而言,要想知道一件陶瓷器的确切年代,应对器物进行综合鉴定。传统鉴定方法、热释光测年方法、元素比较方法和物理特征比较方法,必须优势互补,相互印证。 近来有专家提出,根据古陶瓷釉面的"老化系数",可以鉴定古陶瓷的真伪,这是一个新的思路。至于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则还要经受实践的检验。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技术、裂变径迹测技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不能用于古陶瓷的真伪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