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首页 书画原作 西画雕塑 装裱修复 良师益友 名家查阅 古玩鉴赏 名家留韵 痴古藏画  联系我们
 
 

 
黄花梨的辨伪

 

黄花梨的辨伪


  黄花梨木在我国明清家具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早已有"不认识黄花梨,不必谈明式家具"之说。明及清前期家具时期制造考究家具的首要材料是黄花梨。以黄花梨木为材料制作的明清家具,乃是红木家具中的极品。

  黄花梨古无此名,而只有"花梨",或写作"花榈"。后来冠以"黄"字,主要藉以区别现在还大量用来制造家具的所谓"新花梨"。

  花梨早在唐代已经成藏器收入《本草拾遗》,称"花榈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明初王佐增订《格古要论》,讲到"花梨出南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色淡者低。"清刊本《檐州府志.物产.木类》:"花梨木,紫红色,兴降真香相似,有微香,产黎山中。"另外还可以从其他文献得知其主要产地在海南岛。1956年出版由侯寞昭主编的《广州植物志》,在檀属中收了一种在海南岛被称为花梨木的檀木,为新疑名曰"海南檀",对此树的描述是:"海南岛特产……为森林植物,喜生于山谷隐湿之地,木材颇佳,边材色淡,质略,心材色红褐,坚硬,纹理精致美丽,适于雕刻和家具之用。……本植物海南原称花梨木,但此名与广东木材商所称为花梨木的另一种植物混淆,故新疑此名以别之。"据此可知黄花梨到了近年才有它的学名,叫"海南檀"。1980年出版,由成俊轻主编的《中国热带及亚热带木材》,对侯宽昭的定名又有所修正,建议把该树种从海南黄檀分出来,另定名为"降香黄檀"。其理由是:"本种为国产黄檀属中已知唯一心材明显的树种。"其"心材红褐至深红褐或紫红褐色,深浅不均匀,常杂有黑褐色条纹。"而"边材灰黄褐或浅黄褐色,心边材区别明显。"它原认为与心材和边材颜色无区别的海南黄檀同是一种,今据木材特性另定今名。在传世的黄花梨家具上我们可以看到边材和心材在颜色深浅上的差异。

  目前市场中,黄花梨的赝品时有出现.在选择黄花梨的时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辨别它,一是从木材的花纹和色泽上,再一个就是木材本身的气味,真的黄花梨有一股辛香味,假的通常有一种浓艳的俗香气,第三就是要注意材质加工方面上的特点。

  常见的黄花梨主要是越南黄花梨、草华梨来充当黄花梨,但这些木质只要仔细辨认,就能发现它与真正的降香黄檀有很大的差别。辨别真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黄花梨的稳定性比较高,色泽亮丽,油性大,在材质加工上比较易于雕刻;二是从纹理上辨别,黄花梨的鬼脸是它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它的纹理细腻、立体感强而且有始有终;三是从它的气味上辨别,黄花梨木边材的木质是白蚁最喜欢的食物,心材由于有一种辛辣味,得于保留下来,因此这种味道也是极特殊的,而仿制的黄花梨所散发出来的则是一种俗香味。



来源:互联网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04 痴古斋画廊 版权所有
电话:0533-8211199 手机:(0)13605332655
chiguzha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