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首页 书画原作 西画雕塑 装裱修复 良师益友 名家查阅 古玩鉴赏 名家留韵 痴古藏画  联系我们
 
 

 
长沙窑瓷器的欣赏和鉴定

 

长沙窑瓷器的欣赏和鉴定


  长沙窑是湖南省长沙地区唐代一个重要窑场。窑址分布在望城县湘江东岸十里河滨。考古工作者将其分为铜官镇、古城、石渚湖三个大的窑区。长沙窑制瓷工艺经历了创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生产的兴盛时期主要在唐朝,尤其到九世纪的后半期,唐王朝的经济重心转向南方,南方的手工业、商业空前活跃。北方的战乱,使丝绸之路及城镇商贸活动遭到破坏,而海上丝绸之路,西南及长江流域,沿海地区经济贸易活动却充满活力,给长沙窑的发展带来了推动力,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平迅速提高。制瓷作坊建立在湘江岸边,离洞庭湖很近,产品通过陆路,水路运往全国各地。还能比较顺利地运往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的港口城市,再通过航海大船运往海外各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遗址和附近海底都发现了很多长沙窑瓷器。

  窑址附近的窑头冲、觉华山、瓦渣坪,张家坡,蓝岸嘴等地产大量瓷土,有青色、白色、黄白色、灰白色等种类。瓷土与磷灰石、方解石、草木灰等配釉。以铜、铁、铝等矿物原料作彩釉着色剂。由于原料含铁量较高,瓷器为青瓷。窑区范围很大,不同时期,各个作坊的技术力量、资金情况、生产手段各不相同,所以工艺水平也不一样,相当一些作坊的产品胎体较粗,原料加工不细,甚至含沙。釉层也稀薄,胎体表面的釉层几乎被胎体吸收,只留下一层薄薄的釉色,有的胎体和釉层密合不严,釉层常有剥落的现象。还有很大一批作品胎体细密坚致,成浅灰色或灰白色,相当薄,成型稳定性也好。釉层比较凝厚,颜色青绿漂亮,烧成温度达到125O度,瓷化程度很高、晚唐时期优质青瓷占主要地位,装饰陶瓷常用的刻、划、塑、贴等技法也广为使用,最富特色的是青釉、淡青釉、灰白釉下褐彩、绿彩、少量釉下红彩,也发现数量不多的釉中彩和釉上彩。工匠使用的是长毫中锋笔,以没骨画的技法作画,主要内容有花鸟、热带植物、流云、山水、乡间茅舍、古刹宝塔、高层建筑、人物故事、飞禽走兽、蛟龙、飞凤、鸳鸯、游鱼、流动的岩浆、宝石斑纹以及各种图案等等。高山瀑布的山水画,飘动彩云。流动岩浆纹、宝石斑纹等属同一类装饰,用类似泼彩技法将绿色或褐绿彩料相当随意地施在胎上或胎面化妆土上,罩以淡青釉或淡棕黄色釉,人窑高温焙烧时,彩和釉熔融、流动、浸漫,奇山怪石,古木惊湍皆在朦胧的云雾中显现,既有笔墨高简的景象,又有伟峻奇拔的气势。花鸟画多为写意花鸟,以单线铁笔勾画鸟儿,用勾勒法勾花点叶,用笔不多但"画花欲放,画鸟欲飞"极为传神。动物画像速写,又像漫画,勾画形体的线条如铁线游丝,刚柔相济,善于抓住表现动物个性的部位加以夸张,如幼鹿;夸张其眼、耳、角、细长的腿,翘尾腾跃,云从脚下升起,花草顺风摇曳。人物以儿童图案为最好,圆头大眼,肚围兜布,扛荷奔跑,天真烂漫,充满生机。长沙窑瓷器上大量书写诗文,如"富从升合起,贫从不计来";"白玉非为宝,黄金我不须";"怀念千张纸,心藏万卷书"等反映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及价值观念。

  长沙窑瓷器的鉴定,主要在于掌握胎釉造型和绘画文字的时代特征。市场上出现的假货,有的胎体呈浅灰黄色,土质虽细,但掺的细沙粒外露,手触干涩。器型不规整,做不出唐朝器物线条的弧度和力度。真品绘画彩料是矿物颜料,成分复杂,各种颜色均不纯正,画彩部位釉层多有剥落。而赝品颜色则纯净而明艳,釉层不剥落。真品的釉较薄,多数不够滋润,釉色不纯正,如白釉是淡淡的灰白;青釉多发灰、发黄。开片容易剥落。真品经过千年的老化和风雨泥土的侵蚀各方面都有自然损伤,尤其用放大镜看;自然损伤很多。赝品则没有自然损伤,釉层较厚而均匀,釉光明亮。



来源:互联网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04 痴古斋画廊 版权所有
电话:0533-8211199 手机:(0)13605332655
chiguzhai@126.com